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图片锦集

羌族推杆传承人王小荣:让千年角力焕新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2025-06-03
字体:
访问量:
来源:州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和旅游局
分享到:

在羌族文化的璀璨星河中,“吾勒泽泽”——羌族推杆这项古老的角力比赛,不仅是传统体育项目,更是羌族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汶川、理县等地的节日庆典、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其热烈场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羌族推杆以刚劲之姿惊艳亮相,向世界展现了汶川地震后羌族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这一承载千年历史的传统体育项目,成为羌族文化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家族传承到系统保护:让技艺“活”起来

1982年出生的王小荣,16岁便跟随爷爷和父辈们学习推杆技艺。在羌族传统里,推杆不只是角力竞技,更蕴含着尚武精神与生存智慧。他回忆:“小时候看爷爷和父辈们在晒谷场较量,加油声如战鼓般震撼。”2009年,王小荣首次公开和汪清寿角逐,并在汪寿的指点下,系统掌握了腰腹推、肩窝顶等十余种推杆核心技法。

为防止技艺失传,在汶川县文旅局的大力支持下,他在羌锋村传习所开展推杆技艺教学,利用闲暇时间对爱好者进行推杆技艺传授。“我们不仅教动作,更要讲清每个招式背后的羌族历史。”


节庆活动到文旅融合:让文化“火”起来

近年来,王小荣积极推动推杆与旅游深度融合,在龙溪羌寨、萝卜寨、西羌第一村等景区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游客不仅能观看表演,还能身着羌族服饰与传承人一较高下,体验感十足。


学术研究到代际传承:让未来“亮”起来

身为阿坝州羌学学会副会长,王小荣不仅在实践中深耕,还致力于理论研究。他参与主编《汶川禹迹图》《阿坝州禹迹图》,在《羌族文学》等刊物发表论文。“推杆不只是体育活动,更是羌族文化基因的载体。”他表示。

为解决“年轻人不愿学”的难题,王小荣常到学校进行推杆教学,汶川部分学校将羌族推杆纳入体育课教学。“我们采用‘推杆接力赛’趣味障碍赛”等游戏化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很高。”


如今,羌族推杆传承梯队已形成老中青结合格局:汪清寿任技术顾问,王小荣主导创新,徒弟赵姜成为最年轻的县级传承人。“我们正研发推杆电子计分系统,还计划推出线上教学平台。”王小荣眼中闪烁着光芒,“让古老推杆在数字时代焕发生机,是我们这代传承人的使命。”在王小荣等传承人的努力下,羌族推杆从传统的尚武较量转变为全民娱乐健身活动,让羌族推杆这一千年角力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奥运舞台到寻常巷陌,从传统技艺到文化IP,王小荣用30年诠释了非遗传承的真谛:不只是简单复制,而是让传统与现代共鸣,让文化在创新中永恒。正如他所说:“推杆推的不仅是木杆,更是羌族人民永不屈服的精神脊梁。”

责任编辑:阿坝州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