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了全国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推荐名单,我州壤塘县“觉囊唐卡:匠心巧手绘就传承路”入选,全省仅3个,成为全省非遗保护的骄傲。
近年来,阿坝州扎实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做实“了不起的阿坝非遗”文章,全覆盖开展“非遗保护”、全方位培养“非遗工匠”、全领域培育“非遗品牌”,构建起非遗“保护”“传承”“发展”融合相济、统筹协调的新格局,让更多的阿坝人从这些蕴含民族精神、思想智慧的非遗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非遗工坊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以觉囊唐卡非遗工坊为首的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类别非遗所蕴含的商业和产业化发展特质,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非遗+”模式,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建成以唐卡、藏医药、陶艺、藏纸等20个非遗传习所为核心的州级文化产业园区(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在园学员达471名,促进3000多名农牧民子女从事非遗生产性保护,并在北京、上海、成都、九寨沟等地建立了非遗“飞地”传习基地22个,2024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实现了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赢互促。
下一步,我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非遗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全域旅游示范为引领,紧扣“建设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总目标,聚焦“五个之州”建设,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打造“优势品牌项目”,探索传统工艺保护的“阿坝模式”,展现创新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