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四川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重大生态喜讯:湿地监测团队在则查洼沟上季节海区域首次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白尾海雕的珍贵影像。这一发现标志着九寨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迈上新台阶。
随着白尾海雕的加入,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名录从原有的9种(斑尾榛鸡、红喉雉鹑、金雕等)增至10种。除此以外,监测团队同期首次记录到领雀嘴鹎与绿翅短脚鹎两种新鸟类,保护区鸟类家族进一步壮大。
生态保护新篇章:科技赋能“秘境守望”
近年来,九寨沟通过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持续追踪野生动物动态及景区地质水文数据,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措施,如实施飞播造林2570亩,推进裸岩边坡苔藓覆绿项目、九寨沟湖泊沼泽化及河道生态恢复项目,持续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布设红外相机194台,监测野生动物踪迹;定期组织联合巡山巡护,打击非法采伐、盗猎、用火等违法行为;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管理,进行观测保护;持续开展九寨沟自然遗产地“空-地”综合监测项目,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等。此次白尾海雕的发现,不仅是对这些努力的肯定,也标志着九寨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
九寨沟保护区将以此次发现为契机,继续秉持科学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升生态保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持续加强生态监测与栖息地保护,为珍稀物种打造“生态安全岛”,进一步守护这片“童话世界”的自然基因库,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